入境处公布高才通实时数据,风向变了?
近日,香港入境处公布香港高才通计划的实时申请和获批数据。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大受欢迎,截至2025年6月底,港府共收到约13.5万宗申请,其中近10.9万宗获批,超2.6万申请人申报其过去工作属创科相关范畴。除此以外,约95%的申请人来自中国内地,占比较高,这也凸显出内地人才对香港发展机遇的积极响应以及香港对内地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另外来自加拿大、美国、澳洲等国家的获批申请也占有一定比例。
信息来源:https://www.info.gov.hk/
数据来源:https://www.info.gov.hk/
香港五大主流项目核心数据对比:
(1)香港高才通计划
申请量:49,680宗(占25.96%)
获批数:40,446宗(超高通过率!)
其中,金融/科技/跨国高管更吃香!中国内地申请人占约95%,剩下的海外5%来自美加澳新。
(2)香港优才计划
申请量:44,324宗(但获批率仅20.4%)
2020年11月新政后门槛提高,不符合的直接被拒!
(3)香港专才计划
申请量:30,793宗,获批27,245宗(通过率近90%!)
适合香港本地企业对口招聘,稳批神器!
(4)香港IANG签证(留学生福音)
申请量:29,087宗,获批27,560宗(几乎稳过!)
香港毕业生的留港黄金通道,年轻精英常见选择!
(5)香港新资本投资者计划(土豪专属)
申请量:1,295宗,获批673宗
高净值人士的“钞能力”入场券~
近一年以来,不论是从申请数目和获批数目来看,高才通都是更多的,官方通过率高达81.4%。这一数据的公布,让大家再次把目光聚焦在高才通计划上。再加上2025年香港即将发布新的施政报告,高才通计划后续的变化和趋势也成为了众多申请人关注的焦点。
2025年1月1日起,港府再次更新合资格大学综合名单,减4增5,新增1所内地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调整至共计199间大学,至此共计有23所内地院校符合高才百强榜单。2025年2月26日起,高才通的初次申请和续签申请时均需支付申请费,且签证费也有上涨。另一方面,同年5月,入境处调整对A类高薪人士的持股比例要求,需要在递交申请前的整个评税年度持续持有50%以上的股份,意味着不再接受临时转股或临时新成立公司。
此外,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计划”)的综合计分制也得到了优化,以评核问卷取代了原有逐项计分方式。虽然这并非直接针对高才通计划,但整体香港人才引进政策体系是相互关联、协同作用的。优才计划计分制的优化,反映出香港在人才引进政策上正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快速的方向发展,未来不排除高才通计划在其他方面也会借鉴类似的优化思路,进一步完善申请流程和审核标准 。
香港高才通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探索机遇,一共有ABC三类申请条件:
一、A类高薪人士: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的人士 。这里的全年收入是指应课税的就业或业务收入,包括薪金、津贴、股票期权及从其拥有的公司所得的利润,个人投资所产生的收入不会计算在内。
适合人群:土豪专属,年收入≥250万港币(约240万人民币),不卡学历,无名额限制,适合企业老板/高管/网红/投资人!
申请注意要点:A类申请人需提供详细且准确的收入证明文件,如公司出具的收入证明、税务申报文件等。
若以个人收入申报,需要注意申报收入的周期需要是递交前近12个月的收入区间,并且免税收入和被动投资收入是不能计算在内的。
若以公司业务收入申报,则需要确保在递交申请前的整个评税年度里,单人持股需持续满足至少50%,且公司应税收入乘以持股比例需满足250万港币或以上。同时,要注意收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的考量,譬如前面几个季度都是亏损,突然发生一笔大额收入的情况,可能需要额外说明公司的业务背景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另外,自2024年10月16日起,A类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这也为符合条件的高收入人士,提供了更宽松的在港发展时间规划。
二、B类百强人士:持有全球百强大学的学士学位 + 至少3年工作经验(近5年内)
适合人群:毕业超过5年的职场精英,必须百强名校本科,无名额限制,适合名校毕业的学霸打工人!
申请注意要点:B类申请人,本科毕业院校需在高才合资格大学名单内,且需要提供学历和工作证明文件。
学历证明文件,譬如学位证、毕业证、成绩单、学历认证报告
工作经验方面,譬如工作证明信、劳动合同、离职证明、社保、发薪记录等文件,且详细说明工作岗位、职责及工作成果等内容。值得留意的是,2025年1月1日起,合资格大学名单扩充至199所,目前共有23所内地院校上榜,为更多内地学子提供了机会。
三、C类百强人士:百强大学本科 + 工作经验不足3年
适合人群:全球百强大学本科+毕业5年内(含应届),必须百强名校本科,每年仅10000个名额,先到先得,适合毕业5年内的年轻学霸!
申请注意要点:C类申请,并不适用于在香港特区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课程而获得学士学位的非本地学生,因为这类学生可以申请IANG签证,以免占用这10000个名额。
C类申请同样要求本科毕业院校需在高才合资格大学名单内,因此只需提供学历证明文件即可,不需要提供工作证明文件。但由于有年度10000个配额的限制,申请时机尤为重要,建议尽早准备好完整的申请材料,尽早递交,抢占名额。
另外,本月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尚海龙,向特首李家超提交施政报告建议,就「人才、科技、经济、治理」提出10项建议。
信息来源: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服务号
高才通计划自推出以来成绩斐然,已成为香港吸纳全球人才的关键途径,尤其在吸引内地人才及创科领域人才上成果显著,有力推动了香港人口增长及重点产业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人才竞争加剧及香港自身发展需求演变,高才通计划在政策层面有望持续革新。申请条件或许会进一步优化,审核将更严谨且精准,确保引入真正契合香港发展的优质人才。同时,鉴于香港对特定领域人才的急切需求,高才通计划可能围绕创科、金融科技、绿色科技等重点产业,打造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政策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在申请流程上开辟绿色通道、在签证期限及福利政策上给予更大力度倾斜。
在人才落地配套方面,香港也将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上,除补贴与人才公寓,或许会探索与企业合作的多元化住房解决方案;教育资源会进一步向人才子女倾斜,促进其融入香港教育体系;创业扶持政策将更细化,从资金、场地到政策指导,构建全周期的创业服务生态,让高才通计划不仅能引得进人才,更能留得住、用得好人才,持续为香港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高才通计划作为香港人才引进的重要抓手,在过去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而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需求,其在申请条件、人才吸引方向以及配套政策等方面可能会迎来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对于有意向申请高才通计划的人士来说,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才能更好地抓住香港发展带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