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被限?用美国L1A签证,一步跨进美国市场!
2025-07-07 1019 美国L1A创业工签 美国移民 环球出国 Shay Xing

出口之外,何以为继?

 

在全球供应链日趋分散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中国出口商正在重新评估美国市场是否还值得进入。6月16日,《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称,所谓“关税叠加”(Tariff Stacking)正对美国进口商造成持续冲击:同一批中国制造的商品,可能因多项政策同时适用而被反复征税。这不仅使售价变高,也令许多依赖出口的企业在战略上陷入被动。

 

信息来源:https://www.reuters.com/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靠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低成本优势,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很多公司用“在中国生产,在国外销售”的方式取得了成功。但是,这种方法近期遇到了挑战。除了高关税,美国还加强了对原产地、环保和安全方面的管理。

 

很多企业开始想:与其被动接受规则,不如主动适应环境。——直接把公司开到美国去,把销售、运营甚至品牌塑造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被动适应,不如主动落子

 

早在2024年,就有许多中国企业通过设立美国公司,将自己作为“美国企业”身份来开展销售或规避监管。24年5月,BGI遗传基因公司旗下马萨诸塞州子公司将原本带“BGI”的名称替换为“Innomics”;24年12月,中国激光雷达厂商Hesai公司在美国密歇根注册成立“American Lidar”子公司,意在通过美国身份销售产品,淡化其中国背景。

信息来源:https://www.wsj.com/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高关税不断叠加的形势下,企业如何改变原产国标签已成为战略布局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企业曾依赖的“中国制造”,面临着关税上涨、反倾销调查、进口限制等多重外在压力。随之而来节节攀升的成本使得企业单靠出口打开美国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

 

相比之下,另辟蹊径的策略开始受到青睐——直接在美国本土建立生产基地、组装线和法人实体。这样一来,产品的身份标签也随之改变,从“Made in China”变成“Made in USA”或“美国本地组装”。这不仅帮助企业避开了高额关税,更打开了以往难以触及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

 

入局,先取信

 

要真正把业务落到美国本土,中国企业必须派遣实际掌控管理权的核心人员赴美。但普通商务签证时间太短,无法满足管理人员长期在美驻留的需求。这时,美国的L1A跨国高管签证就成为一个更理想的选择。

 

L1A签证允许中国公司在美国设立关联公司后,合法合规地派遣企业高管前往美国。这个签证没有投资额度门槛,也不限制申请者的语言、学历或年龄条件,适用行业广泛,申请流程仅需四到六个月,对于想尽快落地的企业来说非常友好。美国公司运营满1年后,满足申请条件,高管还可以申请EB-1C,拿到美国绿卡。

 

所以,L1A 和 EB-1C 正好构成一条完整的路径——先通过L1A把公司建立起来,再通过EB1C长期留下来。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在美国合法经营,慢慢扩展业务,不用担心身份问题。这对当前面临高关税、贸易审查、供应链重构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真正能实现“made in USA”的长期方案。

 

尽管中美关系存在不确定性,但不可否认美国依然是全球居首的消费市场,而且在金融、科技、品牌等领域影响力方面,美国的优势还很明显。中国企业如果想在全球做得更稳,就不能只靠出口,而是在美国设公司、建团队,把供应链和客户服务放在本地,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美国市场的规则和要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L1A不仅是一张赴美签证,更是一块敲门砖,允许企业在一个复杂却重要的市场里,以一种合法、可持续的方式扎根发展。

  • 上一篇:环球带您云监工-6月希腊项目施工新进展一览
  • 本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本公司解释为准

    环球VIP服务

    请选择为您致电的公司

    国内公司

    国际公司

    确认
    项目合作, 请您联系:

    24小时VIP服务

    请选择国编

      给您回电
      您的信息我们会绝对保密,环球专家会在24小时内及时与您联系,为您解读方案。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 扫一扫立即关注,获取移民资料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您保持电话畅通!

      微信扫码添加公众号
      体验智能管家线上定制出国服务

      短信验证码已发出,请查收并填写

      专家在线